视听文案工作坊 | 材料里的文章
对于稿件我们总体的要求是生活化,即与现实有联系,让读者觉得“跟我们的生活有关系”。书评和影评不是论文,也不是私人读后感,而是以书为载体,去传达“正向的”并且令人有“获得感”价值观的文章。
从行文上要求,主题集中,而非泛泛而谈。很难会有新素材,要学会从旧素材中挖出新角度,这也是创新。做文字的魔术手,把浅的素材升华、拔高,把深的素材变得接地气,写出的文字好读、易懂、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句子不宜过长,简短精炼。
这次我们推荐四篇写得较好的习作,分别是秦晋的《太宰治——无赖派文学?抑郁症?一本《女生徒》带你看到战争背后》、王蕴的《切尔诺贝利——一个惩罚说真话的社会,则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马辰姝《马首回归——聆听最遥远的哭声》、张佩琳《李鸿章——穿越时空的相遇》。我希望通过不断的练习,让大家真正明白如何利用材料写文章。
周艺灵老师
"1
太宰治 | 无赖派文学?抑郁症?
一本《女生徒》带你看到战争背后
——秦晋
01
“太宰治”这个不陌生的名字:“孩子他爸是个天才”
提到太宰治,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一定是其最有名的作品《人间失格》,其中的名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更是在三四年前《人间失格》一书大火时近乎家喻户晓。甚至,不久前在当地上映的日本电影《人间失格》也借用了这个名字——并非按照同名小说原剧情改编,而是直接艺术加工自作者太宰治的生活,反映他创作此书期间的故事。
这一次借用不仅正面道出了创作当时太宰治的真实经历与同名作品的牵连,更侧面反映了《人间失格》这一以悲伤、消极,甚至“看完书想自杀”著称的作品,在日本昭和时期作家太宰治的众多作品中,究竟占有怎样代表性的地位。
电影《人间失格》宣传图。
左图中日文意为“全部破坏掉再写:人间失格”。
对于推出的预告片呼声最高的反响分作两类,其一,是高度评价影片对于历史上真实的太宰治造型及忧郁、颓废而极富才华的气质的极高还原度,而众多太宰治本人的粉丝和剧中演员的粉丝们也对此抒发了热烈的期待;其二,便是男主演小栗旬的粉丝们“好怕他演成抑郁症”的担忧了。似乎与太宰治其人密不可分的联想仅是《人间失格》、“抑郁症”和“自杀狂魔”寥寥数条而已;包括预告片中这两个最经典的镜头,也紧紧扣住了人们普遍认知中那个极致追求毁灭与死亡之美的太宰治形象。
“孩子他爸是个天才,比谁都有才能。”影片中太宰治的妻子美知子如此热诚地评价;太宰治的友人亦称“为了写作他什么都愿意去做”。“天才”这个称呼在太宰治身上安家落户,仿佛就是在传达着“不好懂“”独立于时代之外”等信息和意义;而这种将自己完完全全奉献给写作的情感,也好像会造成两耳与窗外事的割裂。
然而,在人们对于历史上太宰治的普遍理解之外,甚至观众们或热切、或担忧的呼声之外,太宰治这个名字与其背后所代表的风格笔法,跟当时时代的大背景,真的会没有丝毫关联吗?
02
太宰治其人:《人间失格》之外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炮火之下,二战中抵抗最顽强的轴心国成员日本最终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也终以反法西斯方面的胜利画上句点。
在换来珍贵的和平之余,这一场战争的结束还催生了一段日本文坛史上十分重要的时期:战后无赖派文学——以太宰治、坂口安吾、织田作之助等人为代表,以颓废主义、虚无主义、自我解嘲和追求真正的人性解放为特征。这一有着乍看有趣的名字的文学流派却只有昙花一现的生命,仅始于1946年初太宰治提出此概念,终于1948年太宰治投水自尽之时,可以说是与太宰治其人紧紧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从形式上,“无赖派”一词是太宰治在致友人的信件上半开玩笑地提及的;从内容上,无赖派文学的种种代表性特征都极其鲜明地反映在太宰治早期的作品里,包括抵制当时社会思潮的整体风格,以及对人在道德情义下隐藏阴暗面的揭示等。可以说,至少就太宰治本人而言,“无赖派”的思潮早已在他心中埋藏“预谋”许久。
甚至更有趣的是,就评论家、以及文学史学家们的研究和划分标准,太宰治的早期作品年份被划定在1932~1937年,晚期则是1946~1948年,但“亲缘关系”上却很显然地是时间错开的早期作品反倒跟战后无赖派文学更相近。在颓废叛逆的早期作品和表现出明显毁灭意识的晚期作品之间,为何是恰处于战时的中期作品却极大体现出温暖的再生精神呢?
此时就不得不将目光放到太宰治其他的作品当中去了。若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其人的第一代表作、也是其晚期作品中当之无愧的代表作,那么在其中期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女生徒》。
03
战时作品《女生徒》:“谁人知晓,那被掩盖的花朵之名”
《女生徒》实际指代的是以《女生徒》为代表的一系列短篇小说集,包括《雪夜的故事》《招待夫人》《蟋蟀》《千代女》《羞耻》《谁都不知道》等等。严格来讲,并非是太宰治本人完全原创,而是他从女性读者粉丝寄来的日记中选取了一部分作为蓝本,历经艺术改写而写就。
这一系列故事中的主人公中产与小贵族皆有,也因而分别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因战时极致的物质匮乏,而选择用眼睛记下美丽的雪景带回去给嫂子的女孩;被莫名认为具有作家的潜质,却受到极其令人失望的、仅打着“文学”旗号的教育的少女;即便身体支撑不住、也依旧坚持接待亡夫那些因战争而无家可归的朋友们的遗孀少妇——但无疑所有人的人生经历都处于战时贫乏、动荡、萧索的大背景之下。
歌手藤井久美为《女生徒》所作同名歌的专辑封面,充满抽象画的深长意蕴,展现出战时人们精神空虚、向文学追问灵魂、而终究无法掩盖迷茫的心理状态。
太宰治在全本书的故事中几乎都还原了日记的第一人称,犹如女性友人一般喃喃倾诉的笔触之下,极大地展现出了女性敏锐、细腻的内心世界以及时局动乱空茫之中蒲苇一般坚韧的生命力——反倒是在最贴近黑暗的时期,这位无可置疑的抑郁症患者能够移步到时代后方被掩盖的光明之中,体验到了此种温暖的再生力量。
04
“战争”一词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这就必须回来谈谈战争本身了——战争究竟是什么?
战争是政治家手底下的一张棋盘,而并非是全民族、从统治阶级到平民百姓,所有人的罪过。
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曾说过:“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文学艺术自然也在此例。战前的伏笔、战时的动荡、战后的颓败均是战争的一部分,而文学作品则是文学家与时代大背景共同孕育的产物。对于那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太宰治而言,从他作品风格开始彰显直至他生命消亡,恰是自1932年至1948年,从引发日本参战的重要原因“昭和恐慌”,到日本战败、二战终结——恰与几乎整个战争紧紧相贴。
而战争所涵盖的三个阶段,背后的苦果则全由人民百姓自己吞咽,女性群体更是群众中最有发言权的一支。
这一在较传统的社会中为“家”代名的群体,是被战争和时代掩盖了名字的花朵;位于各个年龄段的她们永远是社会的调和剂,尤其在尚有些微传统思想的年代,更从小接受到让家庭安康和睦的教育,循规蹈矩地、日复一日地期盼追求着身边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和平美好。她们在内的操劳打点,为后方作周转补给,被前线所牵挂,也在街头巷尾每一天的云层底下相互问晨安时、言语字里行间透露了对平稳、安定时局的永远向往。那是她们的追求,是整个社会的追求,也是人性永恒的追求,更是从她们口中吐露的、经由太宰治这位以“丧”著称的作家笔下写出,依然毫不褪色的纯净无瑕。
张爱玲回忆香港遭遇空袭时期的《烬余录》结尾如是写道: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道,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这力透纸背的数句话,充分展现出战争带来的隐性绝望给予了人性极大的考验,因而在此之下,我们所能见到的温情和美好的人性张力便也弥足珍贵。此种向生性不仅是每一颗人心、更是整个战后社会的良药。
而文学是对一个时代最贴近人类内在情感的反应,文学艺术不仅要以人的参与为基础,更是一种与整个社会和全人类同在的艺术形式,其中昭和时代更以太宰治为首。
这种绝望、甚至有“罪”感,然而却义无反顾向生、美丽和人性中的美好不断追求的情感色调,更在人、社会与文学之间相互塑造、反映着彼此,是“天才”这一修饰极少量人类的词汇所不能打破的。
2
切尔诺贝利
“一个惩罚说真话的社会,
则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王蕴
“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并不是我们会将谎言误作真相
真正的危险是
如果我们听了足够多的谎言
我们就辨认不出真相事实了
到那时我们能做什么
只能抛弃真相的希望
用编造的故事来自我满足 ” —《切尔诺贝利》
01
噩梦降临
1988年4月26日的列加索夫,仔仔细细用报纸包裹好那掩藏了罪恶的真相的录音带,打点好衣装,选择了自杀——也是救赎。
在此之前,他一直是苏联顶尖的核工程师,但却饱受折磨——身体和精神双重折磨。
在他自杀的整两年前,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苏联经历了“全球最严重的科技灾难”,也是全苏联的噩梦,切尔诺贝利核泄漏。
1986年4月26日,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核泄露和爆炸事故。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数十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而影响导致出生畸形的胎儿。
核辐射的可怕之处在于,无处遁形。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记述:“切尔诺贝利是最可怕的战争,你无处可躲,地下,水里,空气里,都躲不掉……”
“辐射长什么样?也许电影里有。你见过吗?是不是白色的?还是其他颜色?有人说辐射无色无味无形,也有人说黑的像土……”
核辐射无色无味无形,你看不见摸不着,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它慢慢杀死,你的器官扭曲变形,你的身体被穿透……”
“你本来只是平凡渺小的人,和所有人一样——每天上班、回家,薪水不多也不少,每年度假一次。你是很平凡的人!突然有一天,你变成切尔诺贝利人,变成某种特殊生物,大家都对你感兴趣,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你很想和其他人一样,可是却再也做不到。”
即便如此,当我们深究这人类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时,最可怖的却不是灾难本身,却是在这一噩梦到来之时,人心的选择,诚实或是谎言?直面或是自欺欺人?
02
惟有人心不可直视
东野圭吾说:“这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在这些故事中
英雄式的主角是谁并不重要,
我们只想知道
应该怪罪谁?”
切尔诺贝利被定义为“人为灾难”。
这并不意味着这场核泄露是有人故意为之,而是因为在明明有可以挽回的机会时,没有及时止损,而是为了保全所谓的“尊严”,让事态扩大,导致最后不可挽回的局面。
电视剧《切尔诺贝利》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涡轮机大厅着火,堆芯爆炸……
即便是事故已经发生,当场的科研人员依然推卸责任:
“我们没有任何操作失误,只是发生了奇怪的事。”
“石墨烯反应堆是不会爆炸的”
即便知道堆芯难以用水熄灭,仍然让消防队员来送死;
即便知道核辐射已经超过测量仪的上限,却依然坚持只有3.6伦琴的谎言……
而这最后的结果,难道只由那几个顽固的科研人员承担吗?
远远不止。
政府如此荒唐,以至于为了保持自身冷战中的形象不惜隐瞒核反应堆的设计缺陷;
政府人员如此无知,以至于忽视科学规则,冥顽不化地相信这人间惨剧“没什么大不了”,甚至“已经解决”,而置惨死的居民于不顾。
最可憎的是,即便知道核爆炸后最紧要的是疏散当地居民,却依然固执己见,硬生生拖到第二天上午才通知,直接造成了无数无辜居民的死亡:
天真的孩子们在飘满核尘埃的空气里玩耍,
无辜的居民们站在漫天的核辐射照射的桥上,谈论夜色真美;
让人反感的,远不是这个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戴的漂亮面具。
对凡人来说,最悲哀的事不是死亡,而是失去无法预见自己生死的权利。
这正是最可怖的事情,灾难已经发生,“牛奶”已经打翻,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哭泣,亦不是推卸,而是及时止损,不让事态继续扩大,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03
人心的选择
在此灾难性的故事中,如果科研人员不是选择辩护,而是如实告知以真相,便可及时采取措施,疏散人群;
如果官方不是选择沉默和欺骗、掩盖,就不会有那么多平白惨死的群众;
可这世间没有如果。
《圣经》有云: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时隔33年,灾难过去了,切尔诺贝利再无人烟,真相好像早已掩埋在了岁月长河之中,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真相从未消失,它只是静静的等待着,等待有朝一日的水落石出。
正因难忍官方对真相的雪藏,列加索夫才选择用自杀的方式博取公众关注,只为求一个真相大白。
没有一个东西比真相更为珍贵。
正如吴晓波在《跌宕一百年》的序言中所写的:“逝者如锈迹斑斑的沉钟,非虔诚而用力的击打无以令其苏醒。很多历史的真相,唯有在一定距离的后望中,才会显得略为清晰。”
切尔诺贝利已成历史,但历史不应被遗忘一丝一毫。我们需要做的,只是顺着历史之线,拨开岁月风尘,去反思这一人类灾难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在面对无法回避的错误时,我们的选择是逃避,掩埋真相以推卸责任;还是尽力挽回,找到解决方法以求事情的转圜?
这是人心的选择。
统治者不仅要完善紧急预警机制,更重要的是,摆脱推卸责任的固有思维;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科学规律,学会面对失败而不是逃避失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则应保持思想的独立自由,学会质疑,而非一味盲从……
与其说这是一场无声的噩梦,不如说这是一场关乎人心的战争。
人心分为两半,一半以绝对的正义服从于事实真相,摆脱一切要将真相公之于众,以求得良心的安稳;一半深藏人性最丑恶的部分,它叫嚣着,理直气壮却又嘴脸丑恶地度过后半生。
人心的选择只一线之隔。
历史已然逝去,切尔诺贝利也成了灾难的代名词,又有谁记得,几十年前,这个人们口中的“鬼城“也曾春花烂漫,孩子们在远离辐射的阳光下自由玩耍,他们的父母站在不远处眼含笑意,谈论着生活和家长里短,那时的空气里没有核尘埃,那时还没有许多畸形的孩子和被癌症折磨致死的父母,天也依旧很蓝,阳光也很灿烂。
3
马首回归
聆听最遥远的哭声
——马辰姝
近日,马首重归故土引起国人的热论,十二铜首已有8个回归祖国,其余4个至今下落不明。
这八个铜首通过友人捐赠、国家协商、国人捐赠等等各种方式,得以在国土之上休憩。铜首的每次回归都会引起网友热评、国人热议。不仅仅是铜首,流落海外的文物回归,都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国人对文物的情怀是一种不可言喻的情感,是一种来自守护者的呵护,而非拥有者的得意。
去年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藏》,成为多少家堆坐在电视前观看的节目。我依然记得,每天晚上看完后那份激动不已的心情,以及由内而外涌出的自豪。课余时间,同学间的话题也都被国家文物占据。
为什么?因为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在这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是深入灵魂的集体感和归属感。在这五千年中诞生的文物,隐藏着无数故事,无数家国变迁。国人对文物的关注与热爱正来自于对历史文明、对国家的守护心。
part01
「倾听最遥远的哭声」
◆ 视听 ◆
你有没有想试着去了解一下文物背后的故事?倾听他对你的诉说?
《奇葩说》有个辩题叫“美术馆着火了,一幅名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个你就谁?”节目中詹青云抛出了一个颇为动人的比喻,对世界认知越高,越能听到遥远的哭声。
十二铜首原本是位于圆明园海晏堂的报时建筑,以水报时,闻名世界。乾隆盛世,清王朝国力强盛,工艺水平处在巅峰。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由中国宫廷匠师制造,以精炼红铜为材,以失蜡法一体铸造成型,栩栩如生;而设计者是郎世宁等来自欧洲的艺术家;因此铜像既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的特点。它们见证了中国青铜艺术的巅峰也见证了封建王朝的巅峰。而兽首上的斑斑划痕,时刻提醒着人们战争带来的伤痛。
十二铜首还原图
这次,马首成为了第一个回归圆明园的重要可移动文物,意义不言而喻。他的出现、流失、回归,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历程。从强盛的康乾盛世到人人欺压的旧中国再到如今蒸蒸日上的中国。
马首的“遥远哭声”中,不仅有着中国曾经人人欺压的耻辱与痛苦,更承载着亿万国人对国家的归属之情。每一尊铜首的回家之路上,都凝聚着无数人的默默付出
得知马首回归,不少网友评论:欢迎回家!
这个“家”字,就蕴含了太多的情感。文物回家,国家像是个等待儿女归来的老母亲,翘首期盼,热情欢迎,宠爱有加。
这个老母亲看到归家的儿女身上伤痕累累,便下定决心不再让他受伤,决定守护他。
1840年的一场战争,是他们与祖国分离,圆明园被烧,无数文物丢失,无数历史灵魂在哭泣。一个王朝衰落,他所守护的东西消失殆尽、支离破碎;一个民族沉睡,他在努力从屈辱中爬起,努力挽回那些遗失的宝藏;一个国家强盛,遗失之物回归,他们身上的光辉被遮掩,但他哭声中告诫祖国的是强国兴国,勿忘国恨国耻,家恨家仇,请祖国母亲守护他。
圆明园旧址
有人会说,文物的价值不就是时代久远吗,存在越久价值不是越大吗?
还有人说,文物的价值就在于丢失,一幅不存在的名画比一幅存在的名画,价值要更大。
但我认为,价值应当如何去衡量?无论时间久不久,无论存不存在,都在仅仅是从文物自身的经济价值来说的,是文物自身可以让拥有者多么有面子,卖出去值多少钱。
但这并不是定论。我有一只发簪,那是我太姥姥的婆婆送给她的,算起来也是清朝的东西了。后来太姥姥给了我姥姥,然后到了我这里,说不上贵重,带上没多大面子,也买不了多少钱。
但对于我来说,它的价值是巨大的,因为它蕴藏着老人对子女的疼爱和照顾。
同样,文物也是如此,对于国家来说,它的价值并不在于他值多少钱,而在于他背后的故事。
他揭示的是一段历史,展现的是一种技术。
part02
「与文物同行,永不孤单」
◆ 视听 ◆
又是《奇葩说》。
詹青云在辩论救画时曾说:“当我站在火场之中放眼望去,我的周围空无一人,我是孤身一人在救画,可是站在这幅画面前,在时间历史的这条轴上,我并不孤单。”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开始全面侵华。国民政府决定将文物分三批南迁。14年间文物辗转两万多里,几乎没有一件损坏,缔造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史的奇迹那一代故宫人,以命换文物。
在那个战争连绵,民族危亡的国家,去保护一些没有生命的、褪色的文物,值得吗?
当然值得,那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是我们与他们进行对话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他们能留给我们的唯一的东西。保护文物使我们多了一种与后人对话的方式,使处在历史坐标中的我们,能凝聚前人后辈,凝聚整个民族的核心与灵魂。
或许有人会说,一尊铜像而已,何必花那么大价钱,费那么大力气?一尊铜像而已,我们五千年历史还缺这一件文物吗?一尊铜像而已,何必那么激动,又是联系拍卖家又是联系国际?
值得吗?当然值得!
就像是我看到马首回归的消息后,想去了解十二铜首,进而想去了解背后的战争和清朝历史一样。十二铜首在历史中曾受到无数人的敬仰、守护和拯救,我们只是历史接力棒中的一棒,承担了传承的责任,我们没有权利抛弃他。
文物不只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他属于将来和过往的千千万万代人。
如果今天,我们没有割舍那些金钱,没有花费大力气,没有做出任何行动,任由铜首被他人拍卖带走。那么,在面对祖先、面对后人时,我们将永远无法抬头。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爆红,它讲述了一代代故宫人与文物之间的离愁。大部分的故宫人是代代相传。
他们守在故宫一隅,孤身一人与文物作伴。但他们并不孤独,他们了解故宫中的种种事迹,明白文物背后的故事。他们有前人的经验和技术指导,有后人的仰望和敬佩。
漫画《哑舍》讲的便是一件件文物的故事。“哑舍里的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载了许多年,无人倾听。因为,它们都不会说话……默然等待千年,只是为了在此刻相遇”
他将文物情感化,讲述了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或温情或心酸或悲痛,又联系文物与后人的关系,或守护或告诫或毁坏,细致的展现人与文物的情感。
内容虽然玄幻,但情感真实。透露出文物对人以及人对文物双方的情感与陪伴,虽孤身一人,却不孤独。
Part03
「比文物流失更可怕的是 肆意破坏」
◆ 视听 ◆
我是学中文的,出门旅游不喜欢看山看水看树看花,喜欢去寻找那些有历史韵味的地方。
去青岛八大关,感受的不仅是德式建筑的优雅,更是倾听古墙讲述被侵占时的故事;去秦始皇陵,看到的不仅是兵马俑坑的恢弘,更是感受背后的那份愁绪……
历史文物古迹之所以迷人,是因为他承载着万般故事与情绪。
然而“到此一游”的字眼划破了岁月的沉淀,划伤了文物的灵魂。
此种破坏文物的现象屡见不鲜。南口抗战纪念馆馆长杨国庆在昌平区高楼长城周边踏查时发现附近的一段长城竟被豁开了一个口子。馆长猜测或许是因为有人嫌长城挡了路,于是打开一个口子。
文保部门曾于2012年至2013年对这段长城进行修缮,原先破败的城墙被重新筑固。修缮仅仅过去六七年,城墙不会轻易坍塌。口子裂开,应是人为。
2013年,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2018年,河北邯郸游客平文涛3次在杭州西湖景区乱涂乱画。有人在丹霞地貌上肆意践踏,还拍视频宣扬;有人为寻求刺激,向古建筑上泼油污……
种种行为,比比皆是。
文物修复者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讲文物修复,仅仅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便被摧毁。
有人说,现代技术这么发达,文物什么的用3D扫描技术,用现代数字技术记录下来,依旧能够被后人看到,就算破坏了、消失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真的就是真的,他真实存在着,与你用科学技术制造出来,刻意还原出来的,缺少的是历史厚重感。
当你的后辈再去观赏时,看到的是数字化的文物,天真的问你“真品去哪了”,你是否能面不改色的讲出“被我们那一代人破坏掉了,真品已经消失了”这类话?
文物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有无数的文物,讲述着自己背后无数的故事,拼拼凑凑,描绘出了五千年的真实场景。
文物作为载体,让我们与祖先相应,与后辈相通。
只望流落在外的孩子,能早日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
4
李鸿章
穿越时空的相遇
——张佩琳
去年从微博上看到一张图片,一个憔悴的老人,瘫坐在联合国大楼走廊的椅子上,神情没落,却又无能为力,无助地弯着腰,是思考也是黯然神伤,这就是叙利亚驻联合国大使巴沙尔.贾法里。在2018年四月十一日这一天,恰好是他的六十岁生日,他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据理力争,怒斥美国以谎言为由向叙利亚发动侵略战争,美英法向叙利亚发射了总共100多颗导弹,但是贾法里发言一开始,英美代表直接傲慢离场,他爱他的祖国,他的祖国在战火中燃烧,他的心也在撕裂,,无数人命运悲惨,但是他不能做再多了。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不正也是晚清时的中国吗,叙利亚正如一面镜子,又折射回那时的中国。在那个时代,出现了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那是晚清的一位名臣,洋务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坎坷,他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在一些历史书里,他是丧权辱国得罪人,是卖国求荣的权臣,可是静下心来想想,如果我们是当时的他,我们会怎么做,在那个腐朽的封建主义专制体制下,别无选择,臣子就是君主手中的一颗棋子,反抗无效,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被八股取士给束缚了,被传统价值观给禁锢了,梁启超曾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那是一个悲伤的时代,也是让我们不忘耻辱的年代,国家强大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国家更强,一个人拯救不了一个时代,唯有一群人共同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复兴而奋斗,时势造英雄,在那样一个时代,坚定初心,你我都是英雄。国家强大,就会给国民强大的安全感,若是国家无能,再好的人才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走向悲痛悔恨的结局。也许,你我都该改变陈见,去重新认识这位忠诚的爱国之士,更好地去建设祖国!
01
「谁说做官就一定荣华一生」
那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李鸿章也不例外,他年少聪慧,曾受教于曾国藩,25岁时的他就考中了二甲第十三进士,那以后他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活,那个时候,做官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事情吧,即使是现在这个社会,做官也依然有这很大的吸引力,官场就是要圆滑,李鸿章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不把锅往自己身上揽,可最后还是抵不过命运的安排,背负了卖国贼的骂名,有人说李鸿章罪有应得,也有人说他生不逢时,但现实就是这样,他的官场生活不如意,辛苦创办的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心爱的北洋军师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其实,现在的官,也不好做,犹然记得同学的爸爸,因为贪污选择跳楼自杀了,在那个腐败的清王朝,贪污算什么,不贪才不正常,贵族生活奢华,百姓民不聊生,做官可保一生荣华富贵,这就是那时候人们的幻想,也许天时地利人和并不匹配,李鸿章就一生做官,却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现在的官要为百姓着想,清正廉洁,同学的爸爸知道悔改时已经迟了,用生命付出代价,若有一条时光隧道,李鸿章可到现在这个时代来看看,他会欣慰,也会有更大的收获和感触。
02
「比条约更可怕的是责怪」
自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以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李鸿章就是那个永远不会缺席签订条约的人,细想令人心酸,对于一个爱国人士,谁愿意去签订这样的条约,无非就是被逼迫去签订,李鸿章就是那个背锅的人,朝廷的压迫,百姓的责骂让他手足无措,无可奈何。
如果他在现在,他该如何承受网络暴力的压力,时代在进步,舆论也越来越多,自媒体时代,像这样的大事绝对会在网络上沸沸扬扬,键盘侠们会扒出李鸿章所有的信息再加以语言攻击,无休止地嘲讽,诽谤,如此多的条约,怕是永远都说不完,这样一个慈祥的老人如果在现在,该如何承受这巨大的打击,他没有错,他的爱国之心会因此被磨灭吗?也有人支持他,在背后默默地鼓励他,但更强大的舆论压力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想想甚是可怕,人无完人,人可以放错,可当这些错误被放大时,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又想想,幸好那位忠诚爱国的老人没有生活在这个舆论压力的时代。在那个国家不堪一击的时代,虽然背负骂名,可李鸿章的爱国之心从未动摇。在这个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网络暴力多么严重,我们依然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不与之同流合污,永远心向太阳,明媚阳光。
03
「你若还在,给你晴空万里」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进步,也没有一个国家会停滞不前,在经过了所有无可奈何以后,岁月不会辜负李鸿章所有的真心,他做的一切对后来的改革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他爱国,没有私心,一尘不染,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以前腐败无能的清王朝了,中国这头雄狮正在慢慢地站起来,伟大的祖国母亲给了我们国民足够的安全感,现在社会上有千千万万像李鸿章这样爱国有才的人,不会被淹没,而是会被祖国重用,用到正确的领域,实现他们远大的志向。
在去以色列的航班上,机场办托运的保安会盘问乘客将近半个多小时的问题,你从哪里来,你在哪里读书,家里有哪些人……这看似令人不耐烦的话,确是关乎到一个国家安危的问题,以色列国际地位并不高,恐怖分子容易进入,这不正和叙利亚有着相似的境地吗,国家不安全,国民更没有安全感,清王朝动荡不安,带给百姓的只有恐慌,带给像李鸿章这样志士的只有无奈痛苦,可是这种不安全感催人奋进,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军事、科技、农业商业等你能想到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世界强国,叙利亚的人们团结一心,共同抵扛暴力分子。
中国经历无数坎坷磨难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不断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现在的中国人是幸福的,有着足够的安全感。在这里想对李鸿章说:“那个世纪疯狂,没人性,腐败。你却一直清醒,温柔,一尘不染。”现在的我们何尝又不需要呢?中国的复兴之路依然在路上,我们的中国梦一直在追逐。李鸿章若来到现在的中国,他会欣慰地笑,不为别的,就为祖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再无条约可言。现在的我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你若还在,我们一起建设祖国!
查看
集大文院抗“疫”诗文
微光中的大爱查看
查看
平台编辑丨张佳伽
责任编辑丨张 驰
指导老师丨周艺灵
编导老审丨华晓春